英声南来动冕旒,貂蝉未必生兜鍪
良平不逐胜诡游,毛锥竟作书生羞。
楚山苍苍楚水流,甲光向日金鳞稠。
酒阑一笑看吴钩,将军意气倾九州。
先生身短智则脩,百鍊可使绕指柔。
安边端藉帷幄筹,泮宫还献馘与囚。
英声南来动冕旒,貂蝉未必生兜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肉食:权贵。昧:忽视。
远谋:长远计划。
坐谈:空谈。
千古雠:千年仇恨。
良平:诸葛亮。
诡游:虚浮的胜利。
毛锥:毛笔。
书生羞:读书人的耻辱。
甲光:兵器的光芒。
金鳞:金色鱼鳞。
酒阑:酒席结束。
吴钩:古代兵器。
意气:豪情。
倾九州:震撼全国。
身短:身材矮小。
智则脩:智慧深邃。
帷幄筹:运筹帷幄。
泮宫:学府。
馘与囚:俘虏和战利品。
英声:英勇声名。
冕旒:朝廷最高统治者。
貂蝉:古代官员的冠饰。
兜鍪:战盔。
翻译
历来权贵只顾眼前,空谈恢复千年的仇恨。像诸葛亮那样的贤臣,不会追求虚浮的胜利,提笔写字都成了读书人的耻辱。
楚地山水苍茫,兵器在阳光下闪烁如金色鱼鳞密布。
酒席结束时,他笑看手中的吴钩,将军的豪情足以震撼全国。
先生身材虽小,智慧深邃,百炼成钢也能柔软如丝。
安定边境需要运筹帷幄,他在学府中不仅献策,还亲自参与擒敌。
他的英勇声名传遍南方,震动了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未必非得武将才能戴战盔。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宰所作,名为《送王颖叔分教山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
"向来肉食昧远谋,坐谈欲复千古雠。良平不逐胜诡游,毛锥竟作书生羞。"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深远谋略的行为表示不屑,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只会坐着谈论古人的长短,而不去实践的人。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然是个书生,但至少用心学问,不至于羞愧。
"楚山苍苍楚水流,甲光向日金鳞稠。酒阑一笑看吴钩,将军意气倾九州。" 这段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英雄将领的仰慕之情。在这里,楚山楚水象征着广阔而深远的文化传承,而甲光、金鳞则形容武士的威仪。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将军豪迈气概的赞赏。
"先生身短智则脩,百鍊可使绕指柔。安边端藉帷幄筹,泮宫还献馘与囚。" 这几句中,“先生”可能是对王颖叔的尊称,诗人赞扬其虽然身材不高,但智慧超群,可使百鍊(一种冶炼技术)变得柔软可塑。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希望边疆安宁,并且期待着能够像古代贤臣那样,为国捧献战利品和俘虏。
"英声南来动冕旒,貂蝉未必生兜鍪。"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的美好名声能够传遍四方,并且不要被世俗的尘埃蒙蔽真才实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英雄气概以及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希望贤士能够施展才华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