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全文

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

出处:《阿房故址
清 · 唐仲冕
秦人土木楚人火,化作飞尘向空堕。
汉武不惜柏梁灾,更起建章连馺娑。
熨斗潜移废赤符,渐台一炬无青琐。
长乐牛饮面首开,华清象舞腰支亸。
从来奢丽极荒淫,必以兵戈荡堆垛。
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
金银珠玉锢骊山,焚林又被牧童祸。
生不得居璇宫,死不得葬蓬颗。
昔时可建百丈旗,今日惟见酒帜飘飖柳阴坐。
昔时可宴千人帐,今日惟见绣壤平铺麦浪妥。
颇讶夷陵报劫灰,但余德水流澹沱。
行人休抱牧之哀,大风乍起扬堀堁。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唐仲冕的《阿房故址》以秦汉兴衰为背景,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寓言了历史的兴亡和奢侈必致败亡的教训。首句“秦人土木楚人火”形象地展示了阿房宫的建造与毁灭,秦始皇的豪奢与楚人的战火交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汉武帝的建章宫与秦宫的对比,暗示了王朝更迭与奢华的后果。

“熨斗潜移废赤符,渐台一炬无青琐”描绘了宫殿的废弃与破败,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长乐牛饮面首开,华清象舞腰支亸”则讽刺了帝王的荒淫生活,暗示了奢靡生活的短暂和国力的衰退。

“从来奢丽极荒淫,必以兵戈荡堆垛”是诗的核心观点,指出过度的奢华必然导致国家动荡和战争。“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进一步强调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与阿房宫未能完成的悲剧。

“金银珠玉锢骊山,焚林又被牧童祸”以骊山宝藏被封存和秦始皇陵被盗掘的历史事件,揭示了财富的无常和命运的讽刺。“生不得居璇宫,死不得葬蓬颗”表达了对秦始皇命运的悲叹。

最后,诗人以“昔时可建百丈旗,今日惟见酒帜飘飖柳阴坐”和“昔时可宴千人帐,今日惟见绣壤平铺麦浪妥”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感慨世事变迁。结尾处“颇讶夷陵报劫灰,但余德水流澹沱”借夷陵的火灾,寓意历史的教训仍在,而“行人休抱牧之哀,大风乍起扬堀堁”则以自然景象收束,暗示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阿房宫为载体,寓言深刻,警世意味浓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