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虫一夜啼渐低,露白星黄共争曙
出处:《秋夜荅季逑》
清 · 王采薇
金炉无香道书朽,隔枕秋声下残柳。
琐窗眉歛愁寄笺,悬梦已入浮云边。
蕉廊风多独吟处,落叶幽魂各来去。
寒虫一夜啼渐低,露白星黄共争曙。
琐窗眉歛愁寄笺,悬梦已入浮云边。
蕉廊风多独吟处,落叶幽魂各来去。
寒虫一夜啼渐低,露白星黄共争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开篇“金炉无香道书朽”,以金炉无香暗示季节更替,道书朽则寓意时光流逝,岁月不再。接着“隔枕秋声下残柳”一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衰败之景。
“琐窗眉歛愁寄笺”描绘了女子在琐碎的窗户前,眉头紧锁,愁绪难解,试图通过书信寄托情感,但愁绪似乎难以言表,只能默默传递。接下来“悬梦已入浮云边”一句,将梦境与现实的分离表现得淋漓尽致,暗示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蕉廊风多独吟处,落叶幽魂各来去”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蕉廊在秋风中摇曳,独自吟唱着心中的忧伤;落叶如同幽灵般飘散,各自寻找归宿。这一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寒虫一夜啼渐低,露白星黄共争曙”以寒虫的啼叫渐渐减弱,露水渐白,星辰逐渐隐没,预示着黎明的到来,象征着黑夜终将过去,新的希望即将来临。这一转折不仅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期待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梦想与现实、孤独与希望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