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全文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宋 · 尤袤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把酒问花花解语,定应催促要新诗。

注释

仙伯:对诗人的尊称,可能指某位文人。
仇池:地名,可能与诗人的情感或回忆有关。
攒玉雪:形容枝条洁白如玉,积聚如雪。
红蒂染燕支:比喻花蒂颜色鲜艳,如同女子化妆用的胭脂。
凭谁寄:无人可托,表达思念之情无处寄托。
寻春:寻找春天,暗含时光流逝之意。
把酒问花:借酒浇愁,以花为友,寻求心灵交流。
花解语:赋予花儿理解人的能力,象征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新诗:指诗人即将创作的新作品。

翻译

文章仙伯忆起仇池,常常想起竹子那横斜的姿态。
还未让柔嫩的枝条积聚如玉似雪的洁白,已能隐约看见红色花蒂染上胭脂般的色彩。
离别后想要寄去遥远的思念,却怕随着年华老去春天的脚步会更快。
举杯向花儿询问,它们似乎懂得人的心意,一定会催促我创作新的诗篇。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尤袤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七言绝句。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忆,"文章仙伯" 可能是指一位文学素养极高的人物,而"仇池"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在这里,"记"和"想"两个动作暗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投入。"横斜竹外枝" 则描绘出一种超然独立的景象,竹子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这两句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柔柯"指的是梅花,而"攒玉雪"形容其洁白无暇;"红蒂"则是指初放的桃花,而"染燕支"则是在形容花瓣随风轻拂,带有一种生机勃勃之感。整体上,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这两句则流露出一丝离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担忧。"别来望远" 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所持有的无尽眷恋之情;而"凭谁寄" 则是在询问能与之共享这份情感的人是否存在。"老去寻春只恐迟"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深切体会,诗人担心自己年华老去,而未能将春天的美好完全领略。

"把酒问花花解语,定应催促要新诗。"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文学上的自嘲与挑战。"把酒问花" 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似乎在询问大自然对诗意的理解;而"花解语" 则是在表达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一种超越文字的表达方式。"定应催促要新诗"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自我要求和期许,似乎在告诫自己,要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学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创作的严苛要求,构成了一个多层面、情感丰富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