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出处:《洛阳女儿行》
唐 ·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璅。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璅。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越女:指未入宫时的西施。
翻译
洛阳的女儿住在我的对面,十五岁左右,美丽动人。她的丈夫骑着白马,戴着玉制的辔头,侍女端着金盘切好的鲤鱼。
画有彩绘的高楼与红色桃花、绿色柳树相映衬。
丝帷幕被送上华丽的七香车,宝扇迎接她回到九华帐中。
她的丈夫年轻富贵,意气风发,奢侈骄横如同季伦。
他亲自教碧玉般的妻子跳舞,不吝啬把珊瑚赠予他人。
清晨的窗户中熄灭了九微灯,灯芯碎片如花瓣飘落。
游戏结束后,她从不操琴,妆扮好只是坐着熏香。
城中的熟人都过着繁华生活,日日夜夜出入赵李这样的名门大族。
又有谁怜悯那位越地女子,她貌美如玉,却在江边贫穷地浣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洛阳城中的美丽女子的生活情景。她年轻貌美,才仅十五六岁,但已擅长家中,侍弄庭院中的花草。诗中通过对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如乘坐玉勒骏马、食用金盘鲙鱼、居住在画阁朱楼之中,以及使用罗帐和九华帐等豪华物品,展现了她的富贵生活。
诗人还通过“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一句,表达了女子及其家人的骄奢与自满。同时,她对舞蹈艺术的精通,以及不吝啬自己的宝物,与他人分享,这些都显示了她生活中的奢侈和大方。
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情景突然转换,女子在春日的窗前,看着火炉中微弱的火光,回忆起曾经的欢乐时光。她的妆容完美,却似乎有些不自在,这反映出她可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不满或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城中的繁华景象,以及女子与赵李家的往来,而在这所有的富贵背景下,她却像一位越女一样,在江头自行洗涤衣物。这似乎是在暗示,不论她的外表多么光鲜,内心深处,她可能并不幸福,甚至有些孤独和不被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丰富与精神空虚,并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真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