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易水吊荆轲,总奏平生变徵歌
出处:《重过易水》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年年易水吊荆轲,总奏平生变徵歌。
上谷悲风吹泪尽,紫荆斜日傍愁多。
骅骝老去空知路,鸿鹄高飞亦受罗。
好向城西更沽酒,英雄惟有玉颜酡。
上谷悲风吹泪尽,紫荆斜日傍愁多。
骅骝老去空知路,鸿鹄高飞亦受罗。
好向城西更沽酒,英雄惟有玉颜酡。
鉴赏
这首《重过易水》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对历史人物荆轲的追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
首联“年年易水吊荆轲,总奏平生变徵歌”,开篇即点出主题,每年在易水边祭奠荆轲,总能听到他生前那激昂慷慨的变徵之音。这里以“变徵歌”象征荆轲的英勇与豪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精神的崇敬之情。
颔联“上谷悲风吹泪尽,紫荆斜日傍愁多”,进一步渲染了追悼荆轲时的氛围。上谷之地,悲风凄厉,吹得诗人泪流满面;夕阳斜照,紫荆树下,愁绪弥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哀伤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颈联“骅骝老去空知路,鸿鹄高飞亦受罗”,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慨。骅骝(骏马)虽老,仍记得归途,却无法再驰骋疆场;鸿鹄(天鹅)虽高飞,也难逃猎网的束缚。这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的惋惜,也是对现实社会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尾联“好向城西更沽酒,英雄惟有玉颜酡”,诗人提议在城西再饮一杯酒,借酒浇愁。这里的“英雄”不仅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暗含对自己及所有怀才不遇之人的同情。最后一句“玉颜酡”形象地描绘了饮酒后脸庞泛红的情态,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也寓意着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整体而言,《重过易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