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全文

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

出处:《寄题朱塘晦翁亭
宋 · 方岳
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
不知几何年,有一晦翁老。
去为考亭人,草树日枯槁。
儿时所钓游,岂不槩怀抱。
归来乎令威,杖屦费幽讨。
寒绿翁家塘,昨梦几倾倒。
田田君子花,籍籍书带草。
谁其月三间,聊以寄吾浩。
翁今为飞仙,落叶纷不扫。
滕侯所书绅,岁月略可考。
诸郎表章之,三峰倚晴昊。
藐予抱遗书,生世恨不早。
至今章句间,兀兀首空皓。
缅怀草堂云,春风动芹藻。

拼音版原文

zhōuduànyúnbiānshānshuǐhǎo

zhīniányǒuhuìwēnglǎo

wèikǎotíngréncǎoshùgǎo

érshísuǒdiàoyóugài怀huáibào

guīláilìngwēizhàngfèiyōutǎo

hán绿wēngjiātángzuómèngqīngdǎo

tiántiánjūnhuājièshūdàicǎo

shuíyuèsānjiānliáohào

wēngjīnwèifēixiānluòfēnsǎo

ténghóusuǒshūshēnsuìyuèlüèkǎo

zhūlángbiǎozhāngzhīsānfēngqínghào

miǎobàoshūshēngshìhènzǎo

zhìjīnzhāngwénshǒukōnghào

miǎn怀huáicǎotángyúnchūnfēngdòngqínzǎo

注释

断云边:接近云边,形容地势高远。
晦翁:指朱熹,号晦庵。
考亭:朱熹讲学之地。
草树:泛指自然景物。
令威:典故,指鸟归旧巢。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寒绿翁:可能指某位老者。
田田:形容荷叶密集。
籍籍:形容众多或纷乱。
月三间:月夜的静谧时光。
浩:广大,深远。
落叶纷不扫:形容落叶满地,无人打扫。
书绅:记录在衣带上,代指历史记载。
三峰:可能指具体的山峰。
兀兀:形容空虚、茫然。
草堂:古人隐居读书之处。
芹藻:芹菜和藻类,比喻诗文清新。

翻译

我所在的地方靠近云边,山水景色非常优美。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里来了一个叫晦翁的老者。
他离开成为考亭人,草木逐渐凋零。
儿时的钓鱼嬉戏之地,是否还承载着他的情怀。
令威归来吧,寻找那幽深之地需费力。
寒绿翁家的池塘,昨晚的梦境让我几乎跌倒。
那莲花般的君子花,和繁茂的书带草交织。
谁能在这月光下,暂且寄托我无尽的思绪。
老翁如今已成仙,落叶纷飞也不再清扫。
滕侯记载的往事,岁月痕迹尚可追寻。
各位郎君赞美他,三座山峰映衬着晴朗天空。
我怀抱着遗失的书籍,遗憾未能早些遇见。
直到今日读这些篇章,心中空洞白发苍苍。
遥想草堂的云烟,春风拂过芹藻摇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寄题朱塘晦翁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旧和表达对朋友深情的诗句。

"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人将自己的家乡与壮丽的山水相联系,表现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不知几何年,有一晦翁老。去为考亭人,草树日枯槁。" 这里的“晦翁”指的是朱塘晦翁,即诗中提到的亭名,这里用以代指那位隐居的老者。后面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草树枯槁,显现出岁月沧桑。

"儿时所钓游,岂不槩怀抱。归来乎令威,杖屦费幽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以及成长后对往事的回顾和探寻。

"寒绿翁家塘,昨梦几倾倒。田田君子花,籍籍书带草。" 这里的“寒绿”描绘了一种清幽的景象,“翁家塘”指的是晦翁所居之地,而“昨梦几倾倒”则显示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珍视。“田田君子花,籍籍书带草”表达了对往日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谁其月三间,聊以寄吾浩。翁今为飞仙,落叶纷不扫。滕侯所书绅,岁月略可考。" 这几句诗人提到“月三间”,即远古的隐士月三间,表达了对往昔高洁之士的敬仰。而翁今为飞仙,则可能是指晦翁已去世,成为仙界中的人物。后面两句则是说滕侯(即唐代诗人孟浩然)所留下的书信,已经难以考证其详细情况。

"诸郎表章之,三峰倚晴昊。藐予抱遗书,生世恨不早。至今章句间,兀兀首空皓。缅怀草堂云,春风动芹藻。" 最后的几句诗中提到了“诸郎表章之”,可能是在称赞某些人的文章或诗歌,而“三峰倚晴昊”则是景象的描写。“藐予抱遗书”表达了对已逝世人留下的文字的珍视和怀念。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至今仍然能在古代诗人的章句中感受到那种空旷与澄明,以及对草堂云的缅怀和春风中芹藻之美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童年记忆、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