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
出处:《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其三》
宋 · 朱翌
昨日天子诏,痛念并州儿。
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
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
岂惟一方痛,其势又类腓。
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
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
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
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
岂惟一方痛,其势又类腓。
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
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
注释
诏: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并州儿:指并州地区的士兵或百姓。
长毂:古代战车上的大轮子,代指大军。
折箠笞:遭受鞭打和责罚。
当宁:朝廷之上,中央决策之地。
颇牧:廉颇和李牧,古代名将。
类腓:比喻形势严峻,如古希腊国王腓力二世时期。
策士:出谋划策的人。
侧席:形容期待的心情,如坐不安席。
六奇:指杰出人才或智谋策略。
挽天河:夸张的说法,意为改变局势的力量。
中兴碑:象征国家复兴的丰功伟绩。
翻译
昨天皇帝下了诏书,深深挂念着并州的子弟。如果有强大的军队出动,何必担忧遭受鞭打和责罚。
似乎听到朝廷上有人叹息,像廉颇、李牧这样的良将现在何处呢?
不仅仅是并州人民痛苦,形势也像当年的腓力二世一样严峻。
谋士们已经等待了三年,期待着能收揽六位奇才。
谁能挽起天河之水,洗净历史,带来中兴的辉煌篇章?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送郑公績赴試金陵(其三)》。诗中表达了对边塞战乱地区人民深切关怀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期待。
“昨日天子诏,痛念并州儿。”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并州”是古代地名,即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皇帝对于边疆地区战争造成的人民苦难感到痛心。
“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长毂”指的是战车,“折箠笞”则是古代军中用来传递命令的物品。这两句诗暗示了战争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安。
“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这里的“当宁”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人物,整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困境的无奈。
“岂惟一方痛,其势又类腓。”这两句诗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不仅局限于一个地区,而是具有蔓延性,影响广泛。
“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这里的“策士”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三年”可能是考取功名所需时间,“侧席”则是古代官员或学者在殿堂中就座的方式,“六奇”可能是指某种特殊才能或者学术成就。这两句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和科举制度的期待,希望通过人才的选拔来改变时局。
“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这两句诗中的“挽天河”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大力挽救之势,“洗出中兴碑”则是对历史上记载盛世功业的碑文进行清理,以期待新的一统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苦难的深切感受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怀,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以及对知识分子在国家复兴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