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出处:《千松岭》
唐 · 顾况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
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终日:整天。吟:吟唱。
天风:自然界的风声。
有时:偶尔。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止:停止。
问:询问。
渠:它,指代前文的‘天籁’。
旨意:意图或深意。
恐:担心。
落:落入。
凡人:普通人。
耳:耳朵。
翻译
整天在风中吟咏,有时大自然的声音才会静止。我询问它的意图何在,唯恐落入凡人的耳朵,无法理解。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对话的画面。"终日吟天风"表达了诗人对天风(即自然界的声音)的沉醉和追求,这种声音超越凡尘,是神圣而又抽象的存在。
"有时天籁止"则是说在某些时候,天风也会停止自己的歌唱。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宇宙规律的一种感悟和顺应。
而接下来的两句"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则表达了诗人的好奇与敬畏之情。诗人想询问天风的深意,但又担心这种超凡脱俗的声音如果传入普通人的耳中,将会失去其神秘和力量。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渺小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天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交流,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宇宙之音的敬畏和追求。这种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