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全文

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大漠阴风起,羁孤血泪县。
忽闻天下母,已赴月中仙。
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
遗书乞骸骨,归葬越山边。

注释

大漠:广阔的沙漠。
阴风:寒冷的风。
羁孤:孤独无依。
血泪:悲痛的泪水。
忽闻:突然听到。
天下母:指天下所有的母亲。
月:月亮,这里象征天堂。
仙:神仙,此处指去世。
哀乐:悲喜、哀伤和欢乐。
浮云外:超出世俗的忧乐。
荣枯:兴盛和衰落。
逝水:流逝的河水,比喻时光。
遗书:临终前的信件。
乞骸骨:请求允许回家养老。
归葬:回乡安葬。
越山边:越地的山边。

翻译

大漠中阴冷的风开始刮起,孤独的人满含泪水。
忽然听说天下的母亲已经升天成仙去了。
悲伤与快乐都如浮云般飘渺,荣耀与衰败如同流水般流逝。
她在遗书中请求允许回家,将自己安葬在越地的山脚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太皇谢太后挽章(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此诗充分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哀思与超凡脱俗的情怀。

首句“大漠阴风起”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景,阴风凛凛,给人以萧索之感。紧接着,“羁孤血泪县”则表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哀伤之情,"羁孤"一词用得极好,形容那种无依无靠的凄凉。

“忽闻天下母,已赴月中仙。”这两句突然转换了语境,由悲痛转向超脱。诗人听说那位被尊为“天下母”的太后已经去世,升入月宫成仙,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消长的无奈与释然。

接下来,“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两句则继续表达了诗人的哀思。"哀乐"二字,既可解作悲伤之情,也可理解为对逝者的怀念。而“荣枯”一词,则巧妙地比喻了人生的荣辱兴衰,如同季节更替的自然界一样。

最后,“遗书乞骸骨,归葬越山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希望,即使逝者已去,但希望能留下些许遗泽,并将其安葬于风景宜人的地方,以此寄托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悲思与超脱的哲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