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夕九起嗟,家贫亲老无生涯
出处:《司理叔文和过万桥诗复用前韵》
宋 · 王十朋
少年一夕九起嗟,家贫亲老无生涯。
河东先生独青眼,慨然许我修通家。
三十年间同转首,王谢依然作甥舅。
时人咸笑孺子贫,杜老惟蒙丈人厚。
罢官闽峤初归来,登堂又荷倾金罍。
诗诵白圭感前事,情钟我辈衔馀哀。
定向清朝力求退,呼宾剩设严冬鲙。
从公杖屦鹿岩前,明月清风赵欧会。
河东先生独青眼,慨然许我修通家。
三十年间同转首,王谢依然作甥舅。
时人咸笑孺子贫,杜老惟蒙丈人厚。
罢官闽峤初归来,登堂又荷倾金罍。
诗诵白圭感前事,情钟我辈衔馀哀。
定向清朝力求退,呼宾剩设严冬鲙。
从公杖屦鹿岩前,明月清风赵欧会。
鉴赏
此诗描绘了王十朋与友人司理叔文和的深厚友情,以及在艰难岁月中的相互扶持。首句“少年一夕九起嗟”展现了一位年轻诗人的愁苦与无奈,因家境贫寒,无法为亲人提供生活所需而深感忧虑。接着,“河东先生独青眼,慨然许我修通家”,则表达了对一位理解并愿意帮助他的友人的感激之情。
“三十年间同转首,王谢依然作甥舅”,说明两人虽非血缘关系,却如同甥舅一般亲密无间,共度了三十年的时光。尽管外界常以“时人咸笑孺子贫”来嘲笑他们的贫困,但杜甫(杜老)却对他们给予了深厚的关怀与支持。“罢官闽峤初归来,登堂又荷倾金罍”,描述了王十朋在仕途受挫后归乡,友人不仅热情款待,还慷慨解囊。
“诗诵白圭感前事,情钟我辈衔馀哀”,通过吟诵诗歌来表达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最后,“定向清朝力求退,呼宾剩设严冬鲙。从公杖屦鹿岩前,明月清风赵欧会”,预示着王十朋虽有追求清廉之志,但最终选择退隐,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享受宁静,体现了他对友情与自然美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友情在困难时刻的宝贵与力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