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出处:《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宋 · 曾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年年岁岁:每年。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专用名词。
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
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
胡尘:胡地的尘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主要描绘了诗人每年中秋时节对月光的期盼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首句“年年岁岁望中秋”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深深期待,而“岁岁年年雾雨愁”则暗示了现实中的困扰与忧虑,使得赏月的心情蒙上一层愁绪。
接下来,“凉月风光三夜好”描绘了连续三夜月色的美好,然而“老夫怀抱一生休”又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想象着在明君当政的时代,月亮的明亮或许需要银河之水洗净尘埃,而月亮的瑕疵则需要玉斧精心修补,寓言般的表达中寄寓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最后两句“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诗人将视线从月色转向现实,感叹京城洛阳战乱尘土飞扬,与浙江的宁静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为引,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欣赏,也流露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