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句法馀事尔,高处凌阴何全文

句法馀事尔,高处凌阴何

宋 · 王炎
老松寒不凋,古井风无波。
斯人阅千古,所得亦已多。
句法馀事尔,高处凌阴何
宁为拥膝吟,无作扣角歌。

注释

老松:历经风雨的老松树。
寒不凋:在寒冷中也不凋谢。
古井:年代久远的水井。
风无波:风平浪静,比喻心境平静。
斯人:此人,指代前文提到的人。
阅千古:经历千年历史。
所得亦已多:所学所获丰富。
句法:诗歌的结构和技巧。
馀事尔:不过是小事一桩。
高处:精神上的高境界。
凌阴何:超越世俗,面对阴暗。
宁为:宁愿。
拥膝吟:抱着膝盖低声吟唱。
无作:不愿做。
扣角歌:敲击乐器唱歌,可能指世俗的喧闹。

翻译

老松在严寒中也不凋零,古井里的风始终没有波纹。
这个人经历了千年的沧桑,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已经很多。
写诗的技巧只是其次,他更追求在高处俯瞰阴暗之处的意境。
他宁愿静静地坐着吟诗,也不愿高声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答韩毅伯五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他个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

“老松寒不凋,古井风无波。”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老松依旧屹立,不为严寒所动摇;古井旁,风平浪静,没有涟漪。这些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不为外界干扰的宁静与坚韧。

“斯人阅千古,所得亦已多。”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历经沧桑,阅读了大量历史文献,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里的“斯人”指代自己,“千古”则是时间的长河,意味着诗人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

“句法馀事尔,高处凌阴何。” 这两句中,“句法”可能指的是文学上的规律或技巧,“馀事”则是多余的事情。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生活态度的一种超然态度,即不拘泥于形式,也不为世俗所累。

“宁为拥膝吟,无作扣角歌。”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选择,他宁愿抱膝长吟,享受内心的宁静,而不愿意去做那些喧宾客的勾践之事。这里的“扣角”“扣角歌”可能是指那些迎合世俗、为了名利而创作的诗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态度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