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西池幸,宫花落未稀
出处:《挽仁宗皇帝辞五首 其五》
宋 · 郑獬
曾从西池幸,宫花落未稀。
日随黄伞转,云绕赭袍飞。
临水楼台在,伤心歌管非。
都门旧行处,却望寿山归。
日随黄伞转,云绕赭袍飞。
临水楼台在,伤心歌管非。
都门旧行处,却望寿山归。
翻译
曾经在西池游玩,那时宫花尚未凋零稀疏。太阳随着黄色华盖旋转,云彩缭绕着深红色官袍飞翔。
临近水边的楼阁还在,但那欢快的歌声已不再。
站在都城的旧地,遥望寿山,心中充满思归之情。
注释
曾:曾经。西池:古代皇家园林。
幸:帝王出行。
宫花:宫廷中的花卉。
黄伞:代指皇帝的仪仗队中黄色的伞盖。
绕:环绕。
赭袍:古代帝王的红色官服。
临水:靠近水面。
楼台:楼阁。
歌管:音乐和歌舞。
都门:京城的城门。
旧行处:过去的行踪。
寿山:可能指代某座有象征意义的山,也可能指代皇宫附近的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为悼念仁宗皇帝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回忆了仁宗曾经游幸西池的场景,那时宫花尚未凋零,阳光映照着黄伞,云彩缭绕在皇帝的赭色官袍周围。诗人描绘了当时的繁华景象,尤其是对皇帝乘舟临水、楼台歌吹的生动画面。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曾经的美好都已不再,眼前的楼台空荡,歌管声断,令人感到无比的凄凉和伤感。诗人站在都城旧地,遥望仁宗皇帝曾经离去的方向——寿山,心中充满了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时的繁华与今日的物是人非,表达了对仁宗皇帝深深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往昔盛世的追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