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提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提防。
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
中原夷狄相衰盛,圣哲从来只自彊。
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
中原夷狄相衰盛,圣哲从来只自彊。
鉴赏
此诗《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四首(其二)》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描绘边疆危机与朝廷应对失策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奸佞误国的强烈谴责。
首联“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提防”形象地描绘了外敌入侵、边境动荡的严峻形势,朝廷却未能及时警觉,表现出高层决策者的失职。颔联“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则对比昔日关河天险的防御作用与今日战场的残酷现实,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局势的严重性。
颈联“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指出面对危机时的退缩并非良策,表达了对如何有效应对边疆威胁的思考,同时也对朝廷威望和权威能否稳定边疆表示疑问。尾联“中原夷狄相衰盛,圣哲从来只自彊”则揭示了民族兴衰的规律,强调了圣明君主自我强盛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边疆危机与朝廷治理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改革的期待,体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