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全文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宋 · 刘克庄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
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注释

时贤:当时的贤人。
刻:刻薄。
明:明智。
抚字:安抚百姓。
催科:催缴赋税。
鲜:很少。
向化:归化,接受教化。
新令尹:新任地方长官。
赢:盈余,多余。
察帘外事:观察外面的事情。
中道:公正之道。
立路傍碑:路边树立的碑文。
近名:带有虚名。
贵公子:富贵公子。
长官:地方长官。
清若:清廉得像。
书生:读书人。

翻译

当今许多人以刻薄为明智,催缴赋税与仁政很少并存。
听说前任官员百姓都已归化,新任地方长官不贪图盈余让人欢喜。
观察外面的事物,不能仅凭表面,路边树立的碑文也可能带有虚名。
不要将他与普通的富贵公子相提并论,这位长官清廉得如同一位书生。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林太渊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官员形象,其品行和政绩都得到了民众的赞誉。

“时贤多以刻为明”表达了当世贤能之人大多通过严格执法来彰显其公正无私。"抚字催科鲜并行"则说明他们在处理文书和案件时效率高,且能够同时进行不相互干扰的工作。

“闻旧吏民皆向化”指的是前任官员的善政影响力,使得百姓都能接受新秩序。"喜新令尹不求赢"则表达了对新政策的拥护和信任,人们无需过多计较利益。

“察帘外事非中道”说明这位官员能够从旁观察,洞悉事物的真相,不被表象迷惑。"立路傍碑亦近名"则描绘了其在设置道路和纪念碑时都能接近于理想中的标准。

“莫比寻常贵公子”强调这位官员不同于平常的尊贵之人,"长官清若一书生"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位长官清正廉洁,就像书生般纯净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官员品德和政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同时,诗中使用了多个汉字词汇,如“刻”、“帘”、“碑”等,这些都是古代文化中的常见元素,为诗歌增添了一定的历史感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