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胜楼船南下日,好过终军系颈来
出处:《过真定李巡抚出访谈岭海旧事》
明 · 区大相
南逾梅鋗关,北涉滹沱水。
井陉桑柘挂斜阳,云是尉佗旧时里。
尉佗当日窥南服,黄屋乘舆连左纛。
老夫帝号窃自娱,汉世玺书勤讲睦。
陆生片语何雄哉,北首同登朝汉台。
全胜楼船南下日,好过终军系颈来。
中丞熊轼抚全赵,越王旧里几临眺。
忆昔提戈静海烽,此日登楼共长啸。
草莽遗踪何用伤,铜标旧事转荒凉。
天书倘借前矛去,更上高台吊越王。
井陉桑柘挂斜阳,云是尉佗旧时里。
尉佗当日窥南服,黄屋乘舆连左纛。
老夫帝号窃自娱,汉世玺书勤讲睦。
陆生片语何雄哉,北首同登朝汉台。
全胜楼船南下日,好过终军系颈来。
中丞熊轼抚全赵,越王旧里几临眺。
忆昔提戈静海烽,此日登楼共长啸。
草莽遗踪何用伤,铜标旧事转荒凉。
天书倘借前矛去,更上高台吊越王。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名为《过真定李巡抚出访谈岭海旧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南行至梅鋗关,北渡滹沱水,途经井陉县,联想到古代尉佗在此地的历史往事。尉佗曾窥视南方,自立为帝,与汉朝交好。陆贾的一番话使得尉佗向汉称臣,共同登上了朝汉的台阶。诗中还提到明朝中丞熊轼治理全赵之地,以及诗人对过去战争烽火的记忆,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借助天书的力量,再次前往此地,凭吊越王的愿景。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