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种交梨,可奈荆棘树
出处:《次韵杨时可李元中酬赠之作》
宋 · 王安中
初年种交梨,可奈荆棘树。
闻道千圣前,不传才一语。
彭殇几许争,端作旦暮遇。
衣珠价连城,谁遣泣穷路。
子知无生法,未短飞升数。
当身认同归,绝学何外慕。
龙眠玉颊翁,是中得深趣。
萧然住山人,妙甚垂天赋。
我为杨侯计,政欲借前箸。
从翁须及今,频脱户外屦。
闻道千圣前,不传才一语。
彭殇几许争,端作旦暮遇。
衣珠价连城,谁遣泣穷路。
子知无生法,未短飞升数。
当身认同归,绝学何外慕。
龙眠玉颊翁,是中得深趣。
萧然住山人,妙甚垂天赋。
我为杨侯计,政欲借前箸。
从翁须及今,频脱户外屦。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次韵杨时可李元中酬赠之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初年种交梨,可奈荆棘树”,以种梨树比喻人生的起点,荆棘树则象征着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接着,“闻道千圣前,不传才一语”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言简意赅,却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彭殇几许争,端作旦暮遇”通过对比长寿与短命,强调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紧迫。接下来,“衣珠价连城,谁遣泣穷路”则将珍贵的珠宝比作生命的价值,反问是谁让那些在困境中哭泣的人失去了对生活的珍视。
“子知无生法,未短飞升数”转而探讨生死问题,提出了解脱生死束缚的方法,即“无生法”。最后,“当身认同归,绝学何外慕”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与追求,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无需外求,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行。
“龙眠玉颊翁,是中得深趣”通过描述一位老者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萧然住山人,妙甚垂天赋”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我为杨侯计,政欲借前箸”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为朋友提供帮助。“从翁须及今,频脱户外屦”则是鼓励朋友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