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出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二》
宋 ·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注释
土膏:湿润的土壤。欲动:即将苏醒。
雨频催:雨水频繁催促。
万草千花:各种花草。
一饷开:一瞬间开放。
舍后:屋后的。
荒畦:荒芜的菜园。
犹绿秀:仍然绿意盎然。
邻家:邻居的。
鞭笋:竹笋。
过墙来:越过墙头而来。
翻译
土壤中的湿气因雨水频繁滋润而开始活跃,万物花草瞬间绽放。屋后的荒地依旧翠绿繁茂,邻居家的竹笋越过墙头探出新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第二首,描绘了春天雨后田野的生机盎然景象。首句“土膏欲动雨频催”,形象地写出春雨滋润土壤,万物生长的活力被唤醒的情景。“土膏”即土壤中的营养,比喻大地的生机,“频催”则显出雨水的频繁和及时。接下来的“万草千花一饷开”进一步描绘了春雨过后,花草迅速绽放的繁荣景象,一个“一饷”(片刻)就展现出生命的迅速和繁盛。
诗人接着写到自家屋后的荒畦(闲置的菜园)也因春雨而变得绿意盎然,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犹绿秀”三字,既赞美了春天的色彩,又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最后一句“邻家鞭笋过墙来”,以邻居家的竹鞭越过院墙而来,生动地展示了春天蔓延的生机,不仅限于自家,连邻居的竹林也共享了这份春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田园生活的恬静,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