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
出处:《赵太史舟中赋别》
明 · 曾仕鉴
伏枕双溪限玉除,买山三洞弃银鱼。
仓皇妇视还家舌,痛哭谁收去国书。
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
桐江咫尺非湘水,纵啸渔人莫卜居。
仓皇妇视还家舌,痛哭谁收去国书。
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
桐江咫尺非湘水,纵啸渔人莫卜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史在舟中的离别之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联“伏枕双溪限玉除,买山三洞弃银鱼”以双溪和三洞为背景,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然而“买山三洞弃银鱼”又暗示了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颔联“仓皇妇视还家舌,痛哭谁收去国书”则通过妇人的视角,展现了离别时的仓促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故国的思念。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妇人的反应投射到诗中,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颈联“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骏骨(马骨)陷于泥途,喻指英雄或杰出人物在现实中遭遇困境;而鸿冥(大雁飞翔的状态)虽自由,但天地间仍存在捕捉它们的网,象征着即便在看似广阔的世界里,也难以完全摆脱束缚。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尾联“桐江咫尺非湘水,纵啸渔人莫卜居”以桐江和湘水为对比,桐江虽近在咫尺,却并非湘水,暗含着对当前处境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最后的劝诫“纵啸渔人莫卜居”,则是对即将离开的人的告诫,提醒他们要谨慎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命运、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