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佳晨:美好的早晨。何处:何处。
泛花游:赏花游玩。
丞相:政府高官。
筵开:设宴。
水上头:水边。
双影:两面。
旆:旗帜。
摇:摇曳。
山雨霁:山雨过后。
一声歌:歌声。
寺云秋:秋天寺庙的云。
林光:林间的光影。
静带:静静地映照。
高城:高大的城墙。
晚:傍晚。
湖色:湖水的颜色。
寒分:分隔着。
半槛流:栏杆流淌。
共贺:共同庆祝。
万家:万家百姓。
逢此节:在这个节日。
可怜:可惜。
风物:风景。
似荆州:像荆州。
翻译
美好的早晨在何处赏花游玩,丞相的宴会在水边举行。两面旗帜随山雨过后微风摇曳,歌声响起,触动了秋天寺庙的云彩。
林间的光影静静地映照着傍晚的高城,湖水的寒意分隔着栏杆流淌。
共同庆祝万家百姓在这个节日欢聚,可惜这里的风景让人想起荆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佳晨何处泛花游”一句,设定了一个美好的早晨,诗人似乎在寻找可以赏花游玩的地方,这里“花”可能是指秋天的菊花,也有可能只是自然界中其他开放的植物。这种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丞相筵开水上头”,则将场景转移到了丞相(高级官员)的宴席上,筵是古代野外宴会时铺在地上的草垫。这里的“水上头”可能指的是宴席设在水边,甚至有可能是在船上,这增添了一种浪漫和豪华的氛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中,“双影”指的是两只船相对而行时形成的倒影,而“旆”则是古代官员车马前导用的旗帜。这里结合了动态与静态,既有风吹过水面旗帜飘扬的生动场景,也有山间雨霁(即细雨后的清新气氛)的描绘。
“一声歌动寺云秋”则是诗人在这美妙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一个声音、一首歌曲,就能让整个寺院和秋天的云彩都变得生动起来,这里“秋”字更深化了季节的氛围。
“林光静带高城晚”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林间的光线在晚上显得格外柔和,“高城晚”则是指日落之后城堡的轮廓在暮色中显现出来,这里表现了时间流转和空间静谧。
“湖色寒分半槛流”则进一步描绘了水面的景象,湖水在秋天变得清冷,而且“半槛流”可能暗示着某种分界或是过渡的意象。
最后,“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两句,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对万家的庆贺,这里的“此节”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中国传统的九日节。然后他感慨地表达了对当前景象和历史上的某个地方(荆州)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于这些美好但终将逝去的事物的怜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对时光易逝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