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龙卧庐中叹诸葛,蛙居坎底陋公孙全文

龙卧庐中叹诸葛,蛙居坎底陋公孙

出处:《又用行可韵
宋 · 王十朋
二公海内姓名闻,我亦追随到蜀门。
龙卧庐中叹诸葛,蛙居坎底陋公孙
雨听巫峡梦时滴,花看杜鹃啼处痕。
酬唱又成夔府集,论文欣对少陵尊。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又用行可韵》。诗中以“二公”指诸葛亮与公孙述,借以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敬仰之情。

首联“二公海内姓名闻,我亦追随到蜀门。”开篇即点明主题,诸葛亮与公孙述在历史上声名远播,诗人自己也心向往之,追随至蜀地,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景仰。

颔联“龙卧庐中叹诸葛,蛙居坎底陋公孙。”运用比喻手法,将诸葛亮比作潜藏的龙,公孙述则被贬为居于低洼之地的蛙,通过对比,凸显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与公孙述的平庸。

颈联“雨听巫峡梦时滴,花看杜鹃啼处痕。”转而描绘自然景象,雨滴落在巫峡,仿佛是梦境中的声音;杜鹃啼叫之处,花瓣上留下了痕迹。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着诗人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思考。

尾联“酬唱又成夔府集,论文欣对少陵尊。”诗人与友人相互应和,共同创作,成就了一部作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杜甫(少陵)的崇敬之情,认为与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交流是一种荣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