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秋今岁重流火,天为双星作闰来
出处:《闰七夕再咏牛女》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素秋今岁重流火,天为双星作闰来。
日月数真符四七,女牛欢似上云台。
还张北道长生席,更把西京百子杯。
喜母丝从河汉下,佳人笑向彩云开。
日月数真符四七,女牛欢似上云台。
还张北道长生席,更把西京百子杯。
喜母丝从河汉下,佳人笑向彩云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欢乐氛围。诗人以“素秋今岁重流火”开篇,巧妙地将秋季与夏季的交替比作时间的流转,暗示着特殊的日子——闰七夕的到来。接着,“天为双星作闰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天空以情感,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
“日月数真符四七”一句,运用数字和天文知识,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寓意着时间的精确计算,为节日增添了一层科学与传统的融合之美。“女牛欢似上云台”则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牛郎织女在云中欢聚的情景,充满了神话色彩。
“还张北道长生席,更把西京百子杯”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盛况,不仅有长寿的祝愿,还有庆祝生命的喜悦。通过“北道”和“西京”的地点描述,展现了广阔的地域范围内的欢庆景象。
最后,“喜母丝从河汉下,佳人笑向彩云开”两句,以细腻的情感笔触,描绘了女子们在七夕之夜的喜悦心情。她们仿佛从银河中降下,笑容如云朵般绽放,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传统习俗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