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吾生抑何修,两地得居游全文

吾生抑何修,两地得居游

出处:《居游行寄费廷玉
宋末元初 · 仇远
繁华钱塘郡,佳丽金陵州。
吾生抑何修,两地得居游
杭也数年别,升也几月留。
钟山草堂灵,林壑殊清幽。
开窗眺龙湾,大江日东流。
凤皇非故台,不见白鹭洲。
冶城冢累累,青溪波悠悠。
长干塔尚在,瓦棺阁已休。
雨花峙岩颠,锦石烂不收。
层楼天下无,结构如龙舟。
六朝王气歇,故籞成荒丘。
至今秦淮上,尚闻商女讴。
山水如此佳,见有此客不。
怀古复思乡,日落川云浮。
惜无老樊川,酒酣吟杜秋。

拼音版原文

fánhuáqiántángjùnjiājīnlíngzhōu

shēngxiūliǎngyóu

hángshùniánbiéshēngyuèliú

zhōngshāncǎotánglínglínshūqīngyōu

kāichuāngtiàolóngwānjiāngdōngliú

fènghuángfēitáijiànbáizhōu

chéngzhǒnglèilèiqīngyōuyōu

chánggānshàngzàiguānxiū

huāzhìyándiānjǐnshílànshōu

cénglóutiānxiàjiégòulóngzhōu

liùcháowángxiēchénghuāngqiū

zhìjīnqínhuáishàngshàngwénshāngōu

shānshuǐjiājiànyǒu

怀huáixiāngluòchuānyún

lǎofánchuānjiǔhānyínqiū

注释

钱塘郡: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今杭州。
金陵州:古代南京的别称。
抑何修:多么幸运。
两地:指杭州和金陵两地。
钟山:南京的名山。
龙湾:可能指长江中的某个湾口。
冶城:古代南京的一处遗址。
瓦棺阁:可能指古代南京的一座建筑。
杜秋:指唐代诗人杜甫。

翻译

繁华的钱塘郡,美丽的金陵州。
我的一生多么幸运,能在两地游历居住。
在杭州已经分别多年,而我在金陵停留了几个月。
钟山草堂充满灵气,山谷间格外清静幽深。
打开窗户远望龙湾,大江日夜向东奔流。
凤凰台已非旧时景象,白鹭洲也不再可见。
冶城的坟墓连绵不断,青溪的波光悠悠荡漾。
长干塔依然屹立,瓦棺阁却已消失。
雨花台高耸山巅,斑斓的岩石永不消磨。
这层层高楼世间罕见,建筑风格像龙舟般独特。
六朝的帝王之气已消散,昔日宫殿化为荒丘。
直到今日秦淮河上,还能听到歌女的歌声。
山水这般秀美,却未逢知音来访。
怀古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夕阳映照江面,云雾缭绕。
可惜没有老樊川那样的饮酒诗人,让我能醉后吟诵杜甫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杭州和金陵(今南京)两地的深情留恋。开篇“繁华钱塘郡,佳丽金陵州”两句,一举手就将两个地方的美景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来,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笔力。

接着,“吾生抑何修,两地得居游”表达了诗人对这两地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这里的“吾生”指代自己,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再看“杭也数年别,升也几月留”两句,诗人提及在杭州(杭)居住多年,在金陵(升)停留几个月,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记述,更是对这段生活经历的感性回顾。

随后,“钟山草堂灵,林壑殊清幽”描绘了诗人在钟山草堂的居住体验,那种超凡脱俗、清幽宜人的景象令人向往。紧接着,“开窗眺龙湾,大江日东流”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开窗望见的龙湾和奔腾不息的大江,都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

“凤皇非故台,不见白鹭洲”两句中,“凤皇”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高贵或美好之物。这里与“故台”相对,用以表达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现在的无奈失望。而“不见白鹭洲”则是对美景消逝的叹息。

接下来的“冶城冢累累,青溪波悠悠”描绘了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相互交织的画面。冶城的古墓和青溪的流水,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沧桑变迁。

“长干塔尚在,瓦棺阁已休”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其中长干塔仍然屹立,而瓦棺阁却已经废弃,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无常和物是人非的哀愁。

“雨花峙岩颠,锦石烂不收”一句中,“雨花峙岩颠”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山峦景致,而“锦石烂不收”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紧接着,“层楼天下无,结构如龙舟”两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诗人所居之地的独特和壮观。这里的“层楼”指的是建筑的复杂多层,而“如龙舟”的形象则赋予了这种结构以动感和力度。

随后的“六朝王气歇,故籞成荒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六朝时期的繁华已然不再,只留下一片荒凉之地,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变化。

至于“至今秦淮上,尚闻商女讴”则是在说,即便时光荏苒,但在秦淮河畔依旧能听到古代商人女子的歌声,这种历史回音让诗人的情感得以寄托。

最后,“山水如此佳,见有此客不。怀古复思乡,日落川云浮”则是诗人对这美好的山水景致和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这里的“此客”指代诗人自己,而“怀古”则是对过去的怀念,这种情感在日落时分显得尤为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构建了一幅流动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画卷。诗人以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自己的居游生活与古今之变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