艑遇轲峨知贾客,髻梳倭堕学江仙
西南扬子源何极,一望瀰漫桂楫前。
羊角飙驰吹骤雨,鱼鳞云起合瑶天。
远见青龙浮浦上,乍疑白马戏涛边。
樯动相风乌并转,缆移立堠鹭齐牵。
孤树苍茫难辨影,惊湍荡漾不成圆。
何处榜人歌扣枻,更逢津吏醉持船。
艑遇轲峨知贾客,髻梳倭堕学江仙。
渔童昼自催鸣鼓,姹女时能工数钱。
底事狂夫书不到,别离经岁又经年。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江中桂楫航行的壮丽景象与生动细节。开篇“千里飞流通楚烟,三津浊浪引巴川”,以开阔的视野和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江水的浩渺与流动,仿佛能感受到船只在楚烟与浊浪间穿行的壮阔。接着,“西南扬子源何极,一望瀰漫桂楫前”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将读者带入到更深远的江流之中,桂楫在视野尽头缓缓前行,充满了探索与未知的意味。
“羊角飙驰吹骤雨,鱼鳞云起合瑶天”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江面上的风雨比作羊角风,云彩如鱼鳞般密集,天空如同瑶池仙境,形象地描绘了江面风云变幻的景象。紧接着,“远见青龙浮浦上,乍疑白马戏涛边”则通过奇特的想象,将江面上的船只比作青龙和白马,生动地表现了船只在波涛中的灵活与优雅。
“樯动相风乌并转,缆移立堠鹭齐牵”描绘了船只在航行过程中的动态细节,樯帆随风转动,乌鸦飞翔,缆绳移动,鹭鸶紧随其后,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江面航行的生动画面。而“孤树苍茫难辨影,惊湍荡漾不成圆”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江面的广阔与水流的湍急,即使是一棵树的影子也难以辨认,水流的波动更是无法形成完美的圆形。
“何处榜人歌扣枻,更逢津吏醉持船”则转向对船上人的描写,榜人(划船的人)在歌唱,津吏(渡口的官员)似乎也在享受着酒醉的时光,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同一条江上的不同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几句“艑遇轲峨知贾客,髻梳倭堕学江仙”描述了船上货物与人物的多样,以及人们模仿江仙的发型,体现了江上生活的丰富与多元。
最后,“渔童昼自催鸣鼓,姹女时能工数钱”描绘了江边渔民的孩子在白天催促捕鱼,少女在闲暇时计算钱币的情景,展现了江边生活的日常与忙碌。而“底事狂夫书不到,别离经岁又经年”则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中桂楫航行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变化,也反映了江上生活的丰富多彩与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幅生动的江面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