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日初迟,春服成时瑟渐希
出处:《适蒙折简见约烹茶再次前韵》
宋 · 周必大
清明过后日初迟,春服成时瑟渐希。
浪蕊总随流水远,名花独待羽觞飞。
催开已奏清平调,唱彻犹须金缕衣。
活火新泉太清绝,何如沉醉咏而归。
浪蕊总随流水远,名花独待羽觞飞。
催开已奏清平调,唱彻犹须金缕衣。
活火新泉太清绝,何如沉醉咏而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明:清明节后。初迟:光线微弱。
春服:春天的衣服。
瑟:稀疏。
浪蕊:花瓣。
流水远:随水漂流。
名花:珍贵的花朵。
羽觞:酒杯。
催开:唤醒花开。
清平调:和谐的乐曲。
金缕衣:华丽的服装。
活火:新泉之火。
太清绝:纯净无比。
沉醉:沉浸陶醉。
咏而归:歌咏归途。
翻译
清明之后阳光微弱,春天的衣服刚刚做好,春意渐渐稀疏。花瓣随流水远去,唯有名贵的花朵期待着酒杯飞舞。
花朵被春风唤醒,仿佛在演奏和谐的乐章,歌声中还穿插着金缕衣的旋律。
新泉之火燃烧得纯净无比,但怎能比得过沉醉其中,歌咏归途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目为《适蒙折简见约烹茶再次前韵》。诗中描绘了清明之后的春日景象,阳光微弱,春意渐浓,但天气尚有些许慵懒。诗人以“浪蕊”比喻那些易逝的花朵,暗示它们随流水消逝,而名贵的花儿则期待着雅致的羽觞飞来相伴。诗人感叹花开之时,已有“清平调”般的赞美,但更希望能沉浸在“金缕衣”般的歌声中,享受此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一句“活火新泉太清绝,何如沉醉咏而归”,诗人赞赏泉水清新,却认为不如借酒消愁,沉醉其中,以诗酒歌咏的方式结束这美好的一天。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与自然的交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