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沧浪如有问,汀兰早晚正芬芳
出处:《石门晚眺》
明 · 邓云霄
石门斜日片帆扬,北望关河思渺茫。
人过贪泉须戒饮,舟回前浦尚闻香。
鸣榔秋月千山静,说剑雄风万里长。
渔父沧浪如有问,汀兰早晚正芬芳。
人过贪泉须戒饮,舟回前浦尚闻香。
鸣榔秋月千山静,说剑雄风万里长。
渔父沧浪如有问,汀兰早晚正芬芳。
鉴赏
这首《石门晚眺》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在石门处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句“石门斜日片帆扬”,以夕阳斜照下的石门和飘扬的帆影为开篇,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苍凉的画面。接着,“北望关河思渺茫”一句,将视线转向北方,引出对远方关河的无限遐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与淡淡的忧郁。
“人过贪泉须戒饮,舟回前浦尚闻香。”这两句运用典故,借“贪泉”的故事警示人们面对诱惑应保持清醒,同时通过“舟回前浦尚闻香”描绘了一幅舟行归来,香气依旧弥漫的景象,寓意美好事物即使经过时间的流逝,其影响仍能留存。
“鸣榔秋月千山静,说剑雄风万里长。”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壮阔。秋月下,山川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而“说剑雄风万里长”则以古代侠士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梦想与豪迈情怀。
最后,“渔父沧浪如有问,汀兰早晚正芬芳。”以渔父和汀兰为喻,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面对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宿,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石门晚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