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非富贵不能种,看到子孙方是看
出处:《寄题德清周氏牡丹花台》
宋末元初 · 方回
百品千株养牡丹,远同京洛近新安。
种非富贵不能种,看到子孙方是看。
麟脯琼浆金凿落,蛾眉翠袖玉阑干。
天香易赋难陪席,政恐诗翁骨相寒。
种非富贵不能种,看到子孙方是看。
麟脯琼浆金凿落,蛾眉翠袖玉阑干。
天香易赋难陪席,政恐诗翁骨相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百品千株:形容品种繁多。京洛:古代都城洛阳,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新安:古代地名,今安徽黄山一带,暗示牡丹种植范围。
种非富贵不能种:强调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象征。
麟脯琼浆:比喻珍贵的食物和美酒。
蛾眉翠袖:形容牡丹花形如美女的眉毛和衣袖,极尽娇艳。
政恐诗翁骨相寒:担心诗人因贫穷而无法享受牡丹的奢华。
翻译
各种名贵品种的牡丹遍植,无论是远方的京洛还是近处的新安。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种植,因为欣赏它就像期待子孙后代的繁荣。
犹如麒麟肉和美酒,珍贵如黄金凿落的装饰,花朵如蛾眉翠袖般美丽,栏杆似玉质般温润。
牡丹的香气虽然容易描绘,但难以在宴席上与之相伴,只担心诗人老去,骨瘦如柴,无法承受它的华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牡丹园景象,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孙满堂的期待。开篇“百品千株养牡丹”即点明主题,牡丹被视为富贵之花,这里养了百种千余株,可见主人对其钟爱有加。紧接着“远同京洛近新安”则是从地理位置上描绘这牡丹园的宏伟气势,虽不在繁华的都城,但靠近新安,一处风景秀丽之地。
“种非富贵不能种,看到子孙方是看。”两句透露出养花人的心声,只有富贵的人才能种植如此多的牡丹,而看到这些牡丹与子孙同在,才真正感到欣慰。这里蕴含着对美好生活和家族延续的深情。
“麟脯琼浆金凿落”等句,则是对牡丹花的细腻描写。诗人以“麟脯琼浆”形容牡丹的色泽,“蛾眉翠袖玉阑干”则是对牡丹姿态的精妙捕捉,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最后两句“天香易赋难陪席,政恐诗翁骨相寒。”表达了诗人的感慨。牡丹之美虽如同天香,但要在诗中充分展现其风采却颇为不易,因此诗人感到有些忧虑,担心自己无法用诗完全传递出这份美好,甚至担心自己的才华会因此而受冷落。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园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之美的珍视,以及对艺术创作的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