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不我见,持此将安归
出处:《诗友作涉江采夫容触拨鄙思亦成一首》
宋 · 李涛
涉江采夫容,江水湿我衣。
厉揭不敢惮,将以遗所思。
所思不我见,持此将安归。
野花逞姿媚,众好纷莫违。
此物何足叹,但伤爱者稀。
厉揭不敢惮,将以遗所思。
所思不我见,持此将安归。
野花逞姿媚,众好纷莫违。
此物何足叹,但伤爱者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涉江:渡过江河。采夫容:采摘荷花。
湿我衣:浸湿我的衣服。
厉揭:艰难地揭开(指采摘)。
惮:害怕。
遗所思:赠予我思念的人。
不我见:没有见到我。
众好:各种喜好。
纷莫违:纷纷呈现,无人违背。
此物:这些花。
但伤:只是感到悲伤。
爱者稀:爱花的人很少。
翻译
我在江中采摘荷花,江水浸湿了我的衣裳。尽管艰难,我仍勇敢地摘取,打算赠予我思念的人。
我思念的人未能见到我采集的花,拿着它我能去哪里呢?
野外的花朵尽情展现它们的美丽,各种喜好纷繁复杂。
这些花儿有什么值得感叹的,只是爱花之人太少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吟者在江边采撷花草,心怀所思之人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涉江采夫容,江水湿我衣" 一句直接将读者带入画面,水边的花草被赋予了“夫容”之美,这种美不仅吸引了诗人,还让他不由自主地沾染上了江水。
接下来的"厉揭不敢惮,将以遗所思"表明诗人的情感已达到了极点,想要将这些花草作为礼物送给心中所思之人。然而,这份深情并未得到回应,"所思不我见,持此将安归"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最后两句"野花逞姿媚,众好纷莫违"则转向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然而,在这样的美好之中,诗人的情感并未得到慰藉,反而更加强调了爱者之间的稀少和难得,"此物何足叹,但伤爱者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映照出了人间真挚情感的难寻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