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出处:《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宋 · 梅尧臣
秋池对门莲子枯,野壁剥月蜗涎涂。
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长相呼。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
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长相呼。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通过对门池塘中莲子的凋零,以及野壁上月光斑驳、蜗牛爬过的痕迹,展现出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沧桑。诗人将视线转向庭中的石楠树,山鸟在枝头相唤,唤起了对昔日同伴的回忆,那些曾经共同筑巢飞翔的鸟儿,如今分散天涯,有的落在了梁宋之地,有的远至海隅。诗人以扶桑的日枝为喻,象征远方的朋友,虽然相隔千里,但其光芒如同日出东方,照亮彼此的心灵,即使身处异地,光彩依然。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