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全文

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

出处:《秋景诣琅琊精舍
唐 · 韦应物
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
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
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
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拼音版原文

访fǎngchénwàiwèiqióngyōushǎngqíng
gāoqiūtiānjǐngyuǎnshǐjiànshānshuǐqīng

shàngzhìyán殿diànkànyúnpíng
cāngmánghántiáowǎnzhōngmíng

yǒuqīngliànshēnwèishǒuyīng
yánxiāozhōnglínxíng

注释

屡访:多次探访。
尘外迹:远离世俗的地方。
幽赏情:欣赏幽深美景的情感。
高秋:秋季的高远天空。
岩殿:岩石建造的宫殿。
憩:休息。
云壑平:云雾笼罩的山谷显得宁静。
苍茫:空旷迷茫。
迢递:遥远。
晚钟鸣:晚上的钟声响起。
意有:心中有。
清夜恋:对清静夜晚的依恋。
符守婴:象征性地比喻为被束缚的责任或职务。
悟言:领悟交谈。
缁衣子:穿黑衣的僧人或隐士。
中林行:在森林中行走。

翻译

常常探访远离尘世的地方,还未完全领略其中的幽深美景。
高秋的季节,天高气爽,此时才能看清山水的清澈。
登上岩石宫殿休息,傍晚时分看云雾弥漫,山谷变得平静。
苍茫的寒意渐起,远处传来悠扬的晚钟声。
心中留恋着清静的夜晚,但身负重任,如同被束缚的婴儿。
与穿着黑衣的智者交谈,感悟之中,他在森林中潇洒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游览自然风光的美好情景。"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之心,不断地寻访那些尘世以外的自然痕迹,而且这种探索从未有过饱和满足的时候,总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变得更加辽阔开阔,远处的山川也在这份辽阔中显得格外清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澄明与宁静。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中的“上陟”指的是攀登高处,“岩殿”可能是某个山中寺庙或自然形成的石洞。诗人在傍晚时分攀登至此,看见云雾缭绕的山峦变得平和,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中,“苍茫”形容秋天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清之感。晚钟的鸣响在空旷的大自然中显得特别突出,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秋意和寂静。

"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净夜晚的留恋,同时也强调自己是一名佛门弟子(“符守”即守持佛法之义),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

最后,“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则是说到诗人通过这次旅行,似乎领悟了某种道理,同时也穿着简陋的衣服(“缁衣”)在萧瑟的秋风中继续自己的路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秋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与净化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