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至人守无为,目击道乃存全文

至人守无为,目击道乃存

出处:《赠升玄子
明 · 林鸿
希夷本无象,广漠难具论。
孰知玄子名,强曰众妙门。
至人守无为,目击道乃存
精神应龙健,变化迎鹏抟。
四气归橐籥,三花洞天根。
逍遥大块中,岂在登昆崙。

鉴赏

这首诗《赠升玄子》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生动的自然意象融合,展现了对宇宙真理和修行境界的探索。

首句“希夷本无象,广漠难具论”,开篇即以“希夷”(虚无、空寂之意)为题,指出真理难以言表,如同虚空一般,无法具体描绘。接着“广漠难具论”进一步强调了真理的广阔与深奥,难以用言语完全阐述。

“孰知玄子名,强曰众妙门”则引出“玄子”,即深邃的智者,探寻真理的入口,虽然难以知晓其真名,但将其称为“众妙门”,意味着通往真理的道路。

“至人守无为,目击道乃存”揭示了修行者的境界,至人遵循无为之道,通过直观感受(目击)而领悟真理的存在。这里巧妙地将人的主观体验与客观真理相联系,强调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精神应龙健,变化迎鹏抟”运用龙与鹏的意象,象征精神的自由与变化的无限可能。龙健象征着精神力量的强大,鹏抟则展示了变化的广阔与自由。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

“四气归橐籥,三花洞天根”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宇宙的规律,四时之气归于橐籥(古代盛物的容器),暗喻自然法则的统一与和谐;三花洞天根则可能指代了宇宙生成的三个关键要素,暗示了万物生长的根本原理。

最后,“逍遥大块中,岂在登昆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逍遥自在并非局限于高山(昆仑山),而是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哲学思想的独到理解,构建了一个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和个人修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