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思长淮北,忽焉惄中肠
斗岸苍石裂,突兀森堑防。
邦伯此经始,华榱压崇冈。
下俯古泓碧,上粲新高堂。
恭惟绕枢辰,朱幡照沧浪。
银刀决网散,摇漾涵恩光。
冠剑拥呼舞,稚耋纷欢康。
我亦歌且谣,请祝天无疆。
缅思长淮北,忽焉惄中肠。
馀黎尚网罟,割烹燎其汤。
戢戢生理微,岂足膏铦铓。
吁嗟中道呼,西江谁为扬。
湟流去沄沄,伫立东南望。
安能挽溟渤,一洗濡沫场。
八荒共灵沼,四海为濠梁。
帝力尔何知,江湖永相忘。
陛下千万寿,乐恺未渠央。
注释
西北:方位,指河流的上游。东迤:向东延伸。
邦伯:地方长官。
华榱:华丽的屋檐。
稚耋:老少。
缅思:怀念,追忆。
网罟:渔网,比喻束缚或控制。
膏铦铓:滋润锋利之物,比喻生活资源。
西江:泛指西部的江河。
湟流:湟水,黄河支流。
八荒:极远的地方。
濠梁:桥梁,比喻沟通交流。
翻译
从西北的主流汇聚而来,向东延伸至广阔的海洋。激流冲击岸边,青石破裂,陡峭的壁垒森然耸立。
地方官员在此奠基,华丽的屋檐压在高山上。
向下俯瞰古老的碧波池塘,向上则是新建的高大殿堂。
尊贵的星辰环绕,红色旗帜映照着沧海。
银色的刀剪破网,恩泽如水波荡漾。
人们手持剑冠欢呼舞蹈,老少欢腾安康。
我也唱歌起舞,祈愿天地无边疆。
遥想长淮以北,心中突然悲痛。
百姓仍受网罗束缚,生活艰难,烟火烹饪。
生活微薄,怎能滋养锋芒。
哎呀,在这中途呼唤,谁能将西江唤醒。
湟水滔滔东流,我在东南站立眺望。
怎能挽起大海,洗净这片湿漉漉的战场。
四方之地共享灵沼,四海如同桥梁相连。
帝王的力量谁能理解,只愿江湖永远遗忘。
愿陛下万寿无疆,欢乐尚未尽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永恒寿命的祝愿。开篇“二流西北来,东迤方茫洋”两句,勾勒出连绵不绝的溪流与辽阔的江海交汇的壮观。紧接着,“斗岸苍石裂,突兀森堑防”描述了坚固险峻的山势和层层叠叠的林木。诗人通过“邦伯此经始,华榱压崇冈”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开辟和建设的赞美之情。
下片“下俯古泓碧,上粲新高堂”描写了从山谷到楼阁的景色变化,显示出诗人对建筑与自然融合的欣赏。接着,“恭惟绕枢辰,朱幡照沧浪”则是对天体运行和光辉照耀之美的描绘。
“银刀决网散,摇漾涵恩光”可能暗示着某种仪式或庆典,表达了诗人对此刻喜悦与恩泽流布的感受。随后,“冠剑拥呼舞,稚耋纷欢康”则是对人们欢乐庆祝场面的描绘。
“缅思长淮北,忽焉惄中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和内心的忧虑。紧接着,“馀黎尚网罟,割烹燎其汤”可能是对某种生活场景或劳作的描写,但也隐含着一种解脱与净化之意。
“戢戢生理微,岂足膏铦铓”则是在表达尽管小溪微流,却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诗人通过“吁嗟中道呼,西江谁为扬”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仿佛在探讨生命与宇宙的关系。
最后,“湟流去沄沄,伫立东南望”是对山川之美的再次抒发,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安能挽溟渤,一洗濡沫场”则是在表达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洗净尘世的烦恼。
“八荒共灵沼,四海为濠梁”描绘了一幅宇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宏大画面,而“帝力尔何知,江湖永相忘”则是在表达对天地不仁、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希望能够超越世间恩怨的情怀。
全诗最后,“陛下千万寿,乐恺未渠央”是对君主的长寿祝愿,体现了古代臣民对于皇帝的忠诚与敬仰。
这首诗在风格上颇为雄浑,意象丰富,语言华丽,是一篇集山川之美、自然哲思和人文情怀于一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