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天高急暮笳,一尊芳草又天涯
出处:《送赵子隆下第南归》
明 · 宗臣
阊阖天高急暮笳,一尊芳草又天涯。
短衣孤剑且辞国,驻马听鸿日忆家。
淮浦当年曾桂树,楚江三月正桃花。
君归好拟长杨赋,岂向西风问钓槎。
短衣孤剑且辞国,驻马听鸿日忆家。
淮浦当年曾桂树,楚江三月正桃花。
君归好拟长杨赋,岂向西风问钓槎。
鉴赏
这首《送赵子隆下第南归》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阊阖天高急暮笳,一尊芳草又天涯”,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天高云淡,暮笳声急,一尊酒杯与芳草映衬着远方的路途,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这里的“一尊芳草”既指酒杯中的美酒,也暗喻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短衣孤剑且辞国,驻马听鸿日忆家”,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情。友人身着短衣,手持孤剑,即将离开国家,踏上旅途。在送别的瞬间,他驻足倾听鸿雁的叫声,心中满是对家的思念。这一联通过友人的装束和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离别前的复杂心情。
颈联“淮浦当年曾桂树,楚江三月正桃花”,转而回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淮浦边曾有一棵桂树,见证了他们共同的经历;而此时正值三月,楚江两岸桃花盛开,春意盎然。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尾联“君归好拟长杨赋,岂向西风问钓槎”,寄语友人。希望友人在归乡后能创作出像汉代司马相如的《长杨赋》那样的佳作,表达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而不是在西风中询问垂钓的小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期待,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哀伤,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