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臣闻行夏之时,正莫加于人统;
采周之旧,王方在於镐京。
惟吉月之布和,休庶工而未作。
使华远集,邻好交修。
萃簪笏於九门,来车书於门里。
将兴嗣岁,以乐太平。
恭惟皇帝陛下,躬履至仁,
诞膺眷命。
法天地四时之运,
民日用而不知;传祖宗六圣之心,
我无为而自化。
九德咸事,
三年有成。
始御八音之和,
以临元日之会。
人神相庆,
夷夏来同。
臣等忝与贱工,
得亲壮观。
知舆情之愿颂,
顾盛德之难形。
不度荒芜,
敢进口号。
九霄清跸一声雷,
万物欣荣意已开。
晓日自随天仗出,
春风不待斗杓回。
行看菖叶催耕籍,
共喜椒花映寿杯。
欲识太平全盛事,
振振鵷鹭满云台。
注释
九霄:指天空的最高处,古代常用来形容天庭或皇帝的居所。
跸: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斗杓:北斗七星中的斗柄,古人用来指示季节和方向。
菖叶:菖蒲的叶子,古人认为有辟邪和催耕的作用。
椒花:花椒的花,象征长寿和吉祥。
振振鹓鹭:鹓鹭比喻官员,振振形容众多的样子。
云台:古代宫殿的高台,也指朝廷或官署。
翻译
一声清脆的雷鸣从九重天上传来,万物因之生机盎然,心意已开。
朝阳伴随着仪仗队升起,春风无需等待北斗星转回就已吹拂大地。
眼见菖蒲叶催促农事繁忙,共同举杯庆祝椒花映衬的长寿盛宴。
想要了解这太平盛世的全貌,只见满朝文武如鹓鹭般聚集在云端的殿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喜悦和祥瑞之气。"九霄清跸一声雷"以强烈的动态开篇,展现出天地间自然力量的震撼。紧接着"万物欣荣意已开"则是对万物更新换代、生机勃发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喜悦之情。
"晓日自随天仗出"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太阳如同帝王乘坐天上的车辇而出,以其光芒照亮大地。接着"春风不待斗杓回"则是对春风催生作用的描绘,它并不等待星象的变化,便开始了它促进万物生长的工作。
"行看菖叶催耕籍"中的"菖叶"指的是萝卜,诗人在外出观察到农事已经开始,人们正在忙碌着准备春耕。"共喜椒花映寿杯"则是对节日欢庆景象的描绘,椒花盛开,与人的寿辰相映照,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欲识太平全盛事,振振鹓鹭满云台"则是诗人对太平盛世景象的向往。在这样的时代里,连鸟类都显得活泼欢快,栖息在云端之上的高台上,这些都是对和谐美好社会状态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于春天自然界生命力与人间节庆喜悦气氛的深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太平盛世理想之境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