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
唐 · 韦应物
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
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注释
班杨:指东汉的班超和西汉的扬雄,都是著名的文人学者。秉文史:掌握文史知识,指从事文学历史的研究。
对院:对面的官署或府邸。
自为邻:自然成为邻居,意指他们的住处相邻近。
馀香:遗留的香气,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氛围。
掩阁去:弥漫在阁楼中消散。
迟日:春日,这里指温暖和煦的日子。
看花频:频繁地赏花,形容对美好春景的喜爱。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代指皇宫。
从风点近臣:花瓣随风落在近臣身上,形象地描绘出春日景象。
南宫:指尚书省,古代官署之一。
禁垣:皇宫的围墙,这里代指皇宫。
翻译
班超和扬雄都擅长文史,他们的住所相邻对着官署。余香在阁楼中弥漫,春日里频繁地观赏花朵。
花瓣如雪般飘洒在宫殿间,随风点缀着近臣的衣襟。
南宫内有芬芳的树木,却不与宫廷内的春色相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园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花卉,充满了闲适自在的情趣。开篇“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两句,设定了一种学者之间相邻而居、共享文化乐趣的情境。“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中,“似雪”形容花瓣纷飞的场景,既象征着春天的纯洁,也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赞赏之情。“从风点近臣”则强调了花香随风飘至,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两句,通过对比南宫中的芳树与禁垣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这里的“不并禁垣春”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束缚的超越,以及对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园中花卉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文雅脱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诗中的“看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寄托,是诗人心灵追求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