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春泥堕锦筵,情愁无意整花钿
出处:《寄张无颇 其二》
唐 · 广利王女
燕语春泥堕锦筵,情愁无意整花钿。
寒闺欹枕不成梦,香炷金炉自袅烟。
寒闺欹枕不成梦,香炷金炉自袅烟。
注释
燕语:燕子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春泥:春天湿润的泥土,这里也指代春天的环境。
堕锦筵:掉落的花瓣像织锦铺满席面,比喻春色满地。
情愁:因情感而产生的忧愁。
花钿: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这里泛指头饰。
寒闺:寒冷的闺房,通常指女子的卧室,这里带有孤寂清冷之意。
欹枕:斜靠着枕头,表示无法安睡的状态。
不成梦:无法入睡,没有梦境。
香炷:燃烧的香,这里特指用于祭祀或熏香的线香。
金炉:珍贵的香炉,多为金属制成,这里用来焚烧香料。
袅烟:烟气缓缓上升的样子,形容香炉中香烟缭绕。
翻译
燕子在春泥上呢喃,落下的花瓣如同织锦的席面,情感忧愁让人无心整理头上的花饰。寒冷的闺房里倚着枕头难以成眠,香炉中线香自动缭绕生烟。
鉴赏
此诗乃唐代广利王女所作,名为《寄张无颇(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燕语春泥堕锦筵”,燕子之语在春日泥泞中显得尤为温柔,诗人将这情景比喻为心中的锦绣,然而却被时间的车轮所碾压。这里,“锦筵”有着织物精细而华丽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情愁无意整花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哀愁,但又无从整理这些如同碎片般的心绪。花钿在此喻指那些细小而珍贵的情感,虽然美好,却因为无法聚拢成形而显得零散和无序。
“寒闺欹枕不成梦”,诗人躺在寒冷的卧室里,枕头上却难以构筑起温暖的梦境。这里,“寒”字渲染出的是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氛围。
“香炷金炉自袅烟”,虽然诗人点燃了香炷,金炉中升腾着袅绕的烟雾,但这并不能驱散心中的忧伤。香气与烟雾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无力回天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