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迥鸳鸿集,碧玉壶深日月长
出处:《寄王察院 其三》
宋 · 白玉蟾
黄金台迥鸳鸿集,碧玉壶深日月长。
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
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
注释
黄金台:古代宫殿或高台,用黄金装饰。迥:高远,此处形容黄金台的高耸。
鸳鸿:鸳鸯和鸿雁,比喻高贵的宾客。
碧玉壶:用碧玉制成的酒壶,象征清雅。
日月长:形容时间长久。
大隐:指品德高尚、不求名利的人。
朝市:指朝廷或都市,与隐士的生活相对。
谪仙: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用来赞美有才华的人。
况复:更何况。
富文章:富有文采,才情出众。
翻译
黄金装饰的高台之上,鸳鸯和鸿雁聚集一处碧绿的玉壶深藏其中,日月在那里似乎更加漫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寄王察院(其三)》。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黄金台迥鸳鸿集,碧玉壶深日月长。"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黄金台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楼阁或景点,而“迥”字生动地描写了水鸟在水边戏耍的情形;碧玉壶则象征着清澈透明,深邃悠长的时光。这里诗人运用了鲜明对比的手法,将金和玉两种不同质感的物品并列,用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与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大隐”指的是那些隐藏于世间而不为人知的大才子,表面上看似平凡实则内藏巨能;“在朝市”意味着即便身处喧嚣闹市之中,他们依然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态度。第二句中的“谪仙”一词,是对才华横溢而又不愿意屈尊于世俗礼法者的称赞,而“况复富文章”则是说这些人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文化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