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
出处:《药壶山寺步师远上人韵》
宋末元初 · 方凤
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
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
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旭日:早晨的太阳。禅林:佛教修行的禅院。
曈眬:模糊不清的样子。
虚室:空荡荡的房间。
观心:观察内心。
无为:顺应自然,不强求。
诗思:诗的灵感。
逸:飘逸,飞扬。
疾书:快速书写。
振衣:抖动衣服,表示起身。
證空空:空无一物的诗证。
一笑:微笑。
不律:打破常规。
翻译
朝阳照亮禅林,朦胧光影摇曳空寂室。观察万物领悟无为之道,诗兴顿然飞扬。
灵感涌现写下诗句,猛然间振衣起身。
手握空无一物的诗篇,微笑间打破规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寺院早晨景象。"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两句,通过对阳光和晨雾的刻画,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澄明,无需刻意追求什么,而是自然地感受到诗意的流淌。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在这宁静中的创作状态,偶尔得到一两句佳句时,急切间忘记了身上的衣物,这种生动的细节描写,透露出诗人的专注与投入。
最后两句"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则是对前述情景的一种超然的总结。"持此"意味着以这样的心境和诗意为凭证,而"證空空"则表明这一切在更高层次上都是虚幻无常的。而最后一笑,不再拘泥于世间的规律,体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