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天目极风帆驶,韩野魂销宰树疏
出处:《淮南自讼》
宋 · 宋庠
偶然人乏贰中枢,赐罢犹专督府居。
发白自伤闻道晚,心丹谁识报恩馀。
淮天目极风帆驶,韩野魂销宰树疏。
却顾病身何所用,只堪归钓颍滩鱼。
发白自伤闻道晚,心丹谁识报恩馀。
淮天目极风帆驶,韩野魂销宰树疏。
却顾病身何所用,只堪归钓颍滩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中枢:朝廷的核心机构。赐罢:被赐予闲职或罢免。
心丹:比喻忠诚的心,如丹心。
淮天:指淮河地区。
韩野:可能指韩姓或韩地。
宰树:古代官署门外种有槐树,此处代指官署。
翻译
偶尔离开朝廷中枢,被赐予闲居督府。感叹自己年老才明白道理,无人知晓我心中的忠诚和报恩之心。
淮河上空,风帆疾驰,心中怀念韩地,满目凄凉见稀疏的树木。
回顾病弱之躯,有何用处,只能在颍水边垂钓度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遭遇和内心的感慨。开篇"偶然人乏贰中枢,赐罢犹专督府居"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遭遇不幸,虽然被免去职务,但仍旧受到监视,生活在类似官府的环境之中。这里的“偶然”和“犹”字用得恰到好处,既传达了突然的变化,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境遇的无奈与不甘。
接着"发白自伤闻道晚,心丹谁识报恩馀"两句,抒写了诗人的哀愁和感慨。头发早白,是年纪轻轻就经历了许多磨难的象征;“心丹”则隐喻着对知识和修养的追求与珍视。而这种内在的修为,却鲜有人能够理解,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回报恩情的愿望显得十分微茫。
"淮天目极风帆驶,韩野魂销宰树疏"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境。淮河之滨,眼前是一片繁忙的船只和风帆,然而这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心灵却仿佛随着古代韩信在此地埋骨的传说而魂飞魄散。
最后"却顾病身何所用,only堪归钓颍滩鱼"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无奈的选择。身体虚弱,无力再投入世间纷争,只能选择隐退,回到简单的生活中去,就像钓鱼一样平静而淡泊。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沉浮、个人修养与报效之难、自然美景与内心苍茫,以及现实无奈与隐逸选择的抒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