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
出处:《广陵感赋》
明 · 释函可
旧堤杨柳不成裁,劫火经今五十回。
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
高飞独羡扬州鹤,倚杖难寻月观梅。
祇为繁华易消落,遍将清泪点寒灰。
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
高飞独羡扬州鹤,倚杖难寻月观梅。
祇为繁华易消落,遍将清泪点寒灰。
鉴赏
这首诗《广陵感赋》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描绘扬州古城的沧桑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深沉的怀旧之情。
首联“旧堤杨柳不成裁,劫火经今五十回”,开篇即以扬州古城的旧堤和杨柳起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杨柳“不成裁”三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人事的无常与历史的无情。接着,“劫火经今五十回”一句,直接点明了扬州历经五十年的战火洗礼,饱受摧残,令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残酷与无情。
颔联“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扬州景象。破碎的瓦片间仍残留着香粉的细腻,这不仅是对战争破坏的直观描述,也是对扬州往日繁华的间接怀念。而“市喧疑是野魂哀”一句,则通过想象战争后的市场喧闹中似乎蕴含着亡魂的哀鸣,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颈联“高飞独羡扬州鹤,倚杖难寻月观梅”,诗人借景抒情,以“扬州鹤”象征逝去的繁华与自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同时,“倚杖难寻月观梅”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追寻过去的艰难与无奈。
尾联“祇为繁华易消落,遍将清泪点寒灰”,总结全诗,直抒胸臆。诗人认为,繁华终将消逝,即便是泪水也无法挽回历史的车轮。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扬州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历史沧桑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古城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情感的深沉,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