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买地费栽培,置身常在筼筜侧
出处:《题竹林图》
明 · 倪谦
往年京城少脩竹,好事移植今颇多。
我屋庭前四五个,鲜飙披拂青婆娑。
爱此浑如水苍玉,坐对清标良不俗。
倚阑吟赏趣无穷,洗尽胸襟尘万斛。
紫芝山人人品高,风雨落笔声潇潇。
渭川千亩箨龙骨,并刀剪入蛟人绡。
初疑帝子云中下,葆盖霓旌翠堪把。
复疑流水漱云根,中隐徂徕逸游者。
山人山人尔多才,今我一见心眼开。
此境人间在何处,便欲蹑屐凌苍苔。
洞箫石上吹一曲,月明定引鸾皇来。
君不见萧郎惯貌湘浦秋,后来独步文湖州。
近代商集贤,更数柯丹丘。
意匠经营斡天巧,却羡妙墨追前脩。
太史知从何处得,挂向虚堂净如拭。
不须买地费栽培,置身常在筼筜侧。
竹兮竹兮岁晚节愈坚,先生之德亦复然。
武公化去已千载,为尔重歌淇澳篇,呜呼为尔重歌淇澳篇。
我屋庭前四五个,鲜飙披拂青婆娑。
爱此浑如水苍玉,坐对清标良不俗。
倚阑吟赏趣无穷,洗尽胸襟尘万斛。
紫芝山人人品高,风雨落笔声潇潇。
渭川千亩箨龙骨,并刀剪入蛟人绡。
初疑帝子云中下,葆盖霓旌翠堪把。
复疑流水漱云根,中隐徂徕逸游者。
山人山人尔多才,今我一见心眼开。
此境人间在何处,便欲蹑屐凌苍苔。
洞箫石上吹一曲,月明定引鸾皇来。
君不见萧郎惯貌湘浦秋,后来独步文湖州。
近代商集贤,更数柯丹丘。
意匠经营斡天巧,却羡妙墨追前脩。
太史知从何处得,挂向虚堂净如拭。
不须买地费栽培,置身常在筼筜侧。
竹兮竹兮岁晚节愈坚,先生之德亦复然。
武公化去已千载,为尔重歌淇澳篇,呜呼为尔重歌淇澳篇。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题竹林图》描绘了竹子在京城的变迁与诗人对竹的喜爱。诗的前四句写京城过去竹子较少,如今移植增多,庭前竹影婆娑,清新宜人。接着,诗人将竹比喻为浑然天成的水苍玉,赞美其清雅不俗,倚栏欣赏时,竹风能洗涤心灵上的尘埃。
诗人进一步借紫芝山人之笔,形容竹叶如蛟人绡,想象奇特,仿佛仙子降临或隐士游乐。接着,诗人惊叹于画中竹林的生动,感叹画家的才华,认为此境如人间仙境,令人向往。
最后,诗人以洞箫声和月色引出对古代文人的怀念,如萧郎、湘浦秋、文湖州等,以及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认为其作品如太史所藏,珍贵无比。诗的结尾,诗人以竹的坚韧象征先生的品德,表达了对竹林图的深深敬意,并借《淇澳篇》表达对竹的深情厚谊,寓意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竹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