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名垂朱鸟影,心托杜鹃盦全文

名垂朱鸟影,心托杜鹃盦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梁傅堂堂后,斯人重海南。
名垂朱鸟影,心托杜鹃盦
事往披遗疏,情深积寸函。
后中伤敝席,惘惘岂能甘。

鉴赏

这首挽诗《毅夫同年挽诗(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梁傅堂堂后,斯人重海南”,以“梁傅”为典故,暗示逝者在家族或社会中有显赫的地位,而后半句则点明逝者来自海南,或许暗示其出身或成长背景。这里通过对比“堂堂”与“重海南”,既赞美了逝者的身份地位,也透露出对其地域特色的关注。

颔联“名垂朱鸟影,心托杜鹃庵”,运用了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朱鸟影”可能指代逝者留下的名声或影响,而“杜鹃庵”则常被用来比喻哀伤或思念之情,此处借以表达逝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逝者生前的影响力及其内心的深情。

颈联“事往披遗疏,情深积寸函”,进一步深入探讨逝者生前的事迹和情感。这里的“遗疏”指的是逝者留下的遗书或遗言,表明了诗人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感慨;“情深积寸函”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厚情感的积累,如同一封封信件般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思。

尾联“后中伤敝席,惘惘岂能甘”,揭示了诗人对于逝者离世后的哀痛与无奈。这里的“中伤”可能暗含了对逝者身后遭遇不公或误解的忧虑,“敝席”则可能是对逝者地位或名誉受损的隐喻。最后一句“惘惘岂能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离世后种种不幸的无法接受和内心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