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浮山来与罗山同,中有铁桥仙路通
出处:《游海目山醉后怀区海目先生》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西江汇流南海潴,我家海曲甘樵渔。
四月五月荡轻桨,言游海目尝鲥鱼。
海目双峰临丙穴,江心万族归圆折。
漫投犗饵钓吞舟,且奏鸾刀沃飞雪。
君不见浮山来与罗山同,中有铁桥仙路通。
兹山亦足晞华发,行当驻颜却老明方瞳。
君不见九子山加九华号,青莲居士心所好。
海目区公擅此山,岂有才士香名人不道。
劝君高歌快意游,眼前富贵水东流。
愁来白发三千丈,醉上丹梯十二楼。
四月五月荡轻桨,言游海目尝鲥鱼。
海目双峰临丙穴,江心万族归圆折。
漫投犗饵钓吞舟,且奏鸾刀沃飞雪。
君不见浮山来与罗山同,中有铁桥仙路通。
兹山亦足晞华发,行当驻颜却老明方瞳。
君不见九子山加九华号,青莲居士心所好。
海目区公擅此山,岂有才士香名人不道。
劝君高歌快意游,眼前富贵水东流。
愁来白发三千丈,醉上丹梯十二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海目山的畅快心情和对友人区海目的怀念之情。开篇以“西江汇流南海潴”起笔,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随后点出自己居住在海边,以渔樵为生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描述了四月五月间荡舟海上的场景,品尝鲜美的鲥鱼,展现了他对海中生活的热爱。
“海目双峰临丙穴,江心万族归圆折”,描绘了海目山的壮观景色,双峰耸立,江水汇聚,仿佛万物归于一处。接下来,“漫投犗饵钓吞舟,且奏鸾刀沃飞雪”,则展示了钓鱼的场景,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艺术美感。
“君不见浮山来与罗山同,中有铁桥仙路通”,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兹山亦足晞华发,行当驻颜却老明方瞳”,表达了对海目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青春永驻的美好祝愿。
“君不见九子山加九华号,青莲居士心所好”,进一步提到友人的喜好,九子山与九华山的美丽,让青莲居士(李白)心生喜爱。最后,“海目区公擅此山,岂有才士香名人不道”,表达了对区海目才华的肯定和对其名声的期待。
“劝君高歌快意游,眼前富贵水东流”,鼓励友人尽情享受生活,因为眼前的荣华富贵如同流水般易逝。最后,“愁来白发三千丈,醉上丹梯十二楼”,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惜,即使愁绪满溢,也要在醉酒中寻找乐趣,登上心灵的高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