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出处:《秋后即事》
宋 · 苏辙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注释
苦热:酷暑。真疑:几乎怀疑。
不复凉:再无清凉。
火流:炽热的火焰。
迫西方:向西方蔓延。
清风:一夜清风。
茅屋:茅草屋顶。
竹簟:竹席。
石床:石制床铺。
露湿:沾满露珠。
中庭:庭院。
菊含蕊:菊花含苞待放。
水浮:水面上浮。
稻生芒:稻谷长出芒尖。
秋成:秋天的丰收。
得饱:富足。
家家事:家家户户的生活。
喜欲狂:喜悦得近乎疯狂。
翻译
酷暑难耐,几乎怀疑再无清凉之时,炽热的火焰似乎正向西方蔓延。一夜清风拂过茅草屋顶,竹席今晨离开石床以避暑气。
庭院中的菊花含苞待放,沾满露珠,西边的水塘稻谷已长出芒尖。
秋天的丰收让家家户户都有了富足,别笑话农夫们因喜悦而近乎疯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秋后即事》,描绘了秋季炎热逐渐消退,农民们感受到凉爽的到来。首句"苦热真疑不复凉"表达了酷暑难耐的深切感受,而"火流渐见迫西方"则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西沉,热力减弱的情景。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通过清风和更换寝具,暗示了夜晚的凉意和对舒适生活的期待。"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菊花在晨露中含苞待放,稻谷在水边生长出芒尖,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最后两句"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直接抒发了农民们在秋收后因丰年而喜悦的心情,表达了对辛勤劳动后的满足与自豪。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