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全文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出处:《荆州十首 其四
宋 · 苏轼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注释

朱槛:红色的栏杆。
高王:指代统治者或帝王。
沙:沙漠。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烟火。
三巴:古代地区名,泛指今四川、重庆一带。
战骨:战争中牺牲者的遗骨。
秋草:秋季的草丛,象征荒凉和衰败。
危楼:高楼,形容建筑物高大而险峻。
断霞:夕阳的余晖,暗示傍晚时分。
百年豪杰:历经百年的英雄人物。
扰扰:纷乱的样子。
鱼虾:比喻弱小无能的人。

翻译

在城东的朱红栏杆处,高高的王宫眺望着沙漠。
这里的江山并非只属于一个国家,边疆的烽火让人担忧三巴之地的战事。
战场上的累累白骨融入秋草之中,高楼耸立在残阳映照下。
历经百年的英雄豪杰都已消逝,如今这里只剩下纷乱的鱼虾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名为《荆州十首(其四)》。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战争惨状描写的五言绝句。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高王在朱槛城东角所处之地远眺长江沙岸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过往英雄豪杰事迹的怀念。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这里则是指战乱频仍,国土被分割,烽烟四起,连绵不断,直至三峡之地(即今天的长江三峡),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国家分裂的忧虑。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这两句描写了战争留下的遗迹:战死者的白骨随着季节的变换被杂草所覆盖,而城楼则因战争而破败,倚靠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分外凄凉。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只留下平凡生灵如同水中的鱼虾一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不再的无奈与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战争的描述,以及对英雄不再的抒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战略眼光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