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出处:《古意九首 其九》
唐 · 贯休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
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
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
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
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
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
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注释
丹桂花:丹桂,指桂花的一种,颜色鲜艳,香气浓郁.。瑶草:神话中的仙草,此处形容草木之美。
华滋:生机勃勃,滋润的样子。
箬屋:用竹叶或棕叶编织的简陋小屋。
藤衣:用藤蔓编制的衣服。
白猿:传说中的山中灵长类动物。
东峰:山峰名,方位指示。
微妙诀:深奥的秘诀,可能指某种修行或智慧。
恬澹:心境平和,淡泊名利。
白日飞: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比喻岁月如梭。
翻译
回忆起在山中的日子,丹桂盛开繁茂。红色泉水浸泡着瑶草,白天也充满生机和滋润。
竹编的小屋打开地炉,翠绿的墙壁挂着藤编衣物。
在竹窗边诵经,偶尔能见到两三只白猿。
东峰上住着一位老者,眼睛碧绿,头骨奇特。
他种着藠头,以白石煮食,生活简单如婴儿般纯粹。
每当月亮升起,他就来敲门,直到月亮落下才回去。
他传授我深奥的秘诀,心境恬淡,无所求。
分别已有六七年,唯恐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这几句从记忆中唤起了山中生活的情景,丹桂盛开,红泉流过,白日照耀,这些都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感情。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箬屋的地炉温暖而舒适,翠绿的藤蔓装饰着房舍,竹窗旁边研读经书,白猿悠闲自得,这些都是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老人在东峰,眼睛清澈,头发如同古董一样令人惊叹。他种植薤菜,用白石烹煮,生活简单而纯粹,就像孩童般的天真无邪。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月亮时分才敲开心灵之门,月落时分才能回归自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六七年过去了,只担心光阴流逝,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每一刻宁静时光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高洁情操和清净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