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不可俟,川逝谁能止
出处:《咏怀三十四首》
明 · 王廷陈
河清不可俟,川逝谁能止。
朝露忌太阳,夕日愁濛汜。
歌舞化尘埃,都邑生荆杞。
大运厄阳九,销毁固恒理。
填海精卫劳,逐日夸父死。
齐景悲牛山,晏婴笑未已。
彭殇孰短长,无生悟方始。
朝露忌太阳,夕日愁濛汜。
歌舞化尘埃,都邑生荆杞。
大运厄阳九,销毁固恒理。
填海精卫劳,逐日夸父死。
齐景悲牛山,晏婴笑未已。
彭殇孰短长,无生悟方始。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咏怀三十四首(其十八)》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世间万物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首句“河清不可俟,川逝谁能止”寓言河水虽清,但终究难以持久,江河奔流,无人能使之停留,象征着时光荏苒,世事如流水般流逝。接下来的“朝露忌太阳,夕日愁濛汜”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朝露在阳光下消散,夕阳西下时又带给人苍茫之感。
诗中“歌舞化尘埃,都邑生荆杞”描述了繁华落尽后的荒凉景象,曾经的歌舞升平之地如今只剩下废墟与荆棘。诗人接着借“大运厄阳九,销毁固恒理”表达自然规律的无情,世间万物都在大运轮回中经历兴衰,毁灭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填海精卫劳,逐日夸父死”引用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象征着人类对命运的抗争,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无法改变结局。诗人通过“齐景悲牛山,晏婴笑未已”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齐景公面对牛山之景悲叹人生无常,而晏婴则以笑声看待生死,寓意不同的人对生死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最后,“彭殇孰短长,无生悟方始”揭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认识到无论是长寿还是短命,生命的本质都是无常,唯有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才能超脱生死的束缚。整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