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漏静乌啼歇,冰帘冷浸沉沉月
出处:《春夜曲次赵公子韵》
明 · 沈愚
重门漏静乌啼歇,冰帘冷浸沉沉月。
锦床薇帐凝流尘,肠断萧郎隔云别。
嫣红落粉愁宵眠,箜篌怨入朱丝弦。
蜡灯高悬照孤影,水沉香散茱萸烟。
柳惊花困芳心乱,蝶思莺情梦中见。
彩毫题就恼侬词,羞掩春风白团扇。
锦床薇帐凝流尘,肠断萧郎隔云别。
嫣红落粉愁宵眠,箜篌怨入朱丝弦。
蜡灯高悬照孤影,水沉香散茱萸烟。
柳惊花困芳心乱,蝶思莺情梦中见。
彩毫题就恼侬词,羞掩春风白团扇。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愚的《春夜曲次赵公子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春夜画面。首句“重门漏静乌啼歇”以深夜的宁静和乌鸦停止啼叫,暗示了主人公独处的孤寂。接着,“冰帘冷浸沉沉月”描绘了冰冷的帘幕下,映照着一轮深沉的月光,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锦床薇帐凝流尘”写出了华丽的床帐积满灰尘,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落寞与时光的流逝。“肠断萧郎隔云别”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相见的痛苦。“嫣红落粉愁宵眠”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愁苦。
“箜篌怨入朱丝弦”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箜篌的哀怨声融入了琴弦,增添了悲凉的意境。“蜡灯高悬照孤影”则刻画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唯有孤影相伴的景象。“水沉香散茱萸烟”借香烟缭绕,更显孤独与哀愁。
“柳惊花困芳心乱”以柳树和花朵的状态比喻主人公心绪不宁,芳心纷乱。“蝶思莺情梦中见”借梦境中的蝴蝶和黄莺,寄托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彩毫题就恼侬词”写出主人公提笔写下相思之词,却又徒增烦恼。“羞掩春风白团扇”以春天和白团扇象征时光流转,女子青春易逝,更添伤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夜中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的孤寂,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