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各有志,昔人未易讹
出处:《赠介对江吏部致仕归解州》
清 · 曹学闵
无田不可归,有田不肯归。
坐令二疏后,丹青无光辉。
先生在郎署,恬澹世所稀。
与我廿载交,尔汝心相知。
前年向我道,欲赋归来辞。
君今以礼去,触我平生思。
此心如江水,此意犹依违。
有田与无田,义不尽于斯。
乃知各有志,昔人未易讹。
我有无限情,此情当告谁。
羡君条山下,松菊正芳菲。
坐令二疏后,丹青无光辉。
先生在郎署,恬澹世所稀。
与我廿载交,尔汝心相知。
前年向我道,欲赋归来辞。
君今以礼去,触我平生思。
此心如江水,此意犹依违。
有田与无田,义不尽于斯。
乃知各有志,昔人未易讹。
我有无限情,此情当告谁。
羡君条山下,松菊正芳菲。
鉴赏
这首清代曹学闵的《赠介对江吏部致仕归解州》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面临归隐与责任之间的矛盾。首句“无田不可归,有田不肯归”表达了主人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职责的坚守,暗寓其内心的挣扎。接着提到“二疏”,借古人事迹强调回归的决心,但又感叹自己的仕途生涯将使丹青(指才华)失去光彩。
诗人赞赏友人“恬澹世所稀”的品格,他们交往深厚,二十年的情谊如同知己。友人曾表达过归隐之意,而今以礼离职,触动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的心境如江水般深沉,对友人的选择表示理解,认为“有田与无田”的抉择并非简单的是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
最后,诗人羡慕友人能在解州的松菊之间享受宁静生活,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慨自己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自己无法追随的遗憾,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对仕途与隐逸的复杂情感。